两性婚姻:揭秘女人们不幸福根源所在
聪明美丽的主持人李静,在她33岁结婚前也曾有过恐慌的经验。她说30岁之前,追求者众,每天电话铃声不断。可是一过了30岁生日之后,却惊然发现邀约自己出门的电话明显地减少了,晚上一人呆在家看电视的频率则越来越高。起初她还不以为意,心想:我长得那么漂亮,没人追这件事绝对轮不到我!可是当日子一天天逐渐飘逝,骄傲的她终于感觉到了事有蹊跷。于是有一天她心理告诉自己:我可不能让自己毁了自己!
她对自己不再像从前那样受男孩追捧的觉醒是:“当我听他们说话时,我的眼神已经不会再像年轻时那样发光了。”
李静说,她发现自己20多岁时,只要听男孩吹牛,涉世未深的她都会睁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认真专注地听着,让男人因为可以让美丽的她动心而骄傲不已。可是一迈入了30岁,事业有成、也有人生经验的她,只要再看见一个西服革履的男人试图在她面前吹牛,她立马就可以判断出这个男人的钱是自己的还是贷款来的;他的公司是独资的还是做合伙生意的。
呵呵!这个比喻虽是慧黠的李静所说的玩笑话,但却不无道理地点明了已有人生经验和判断能力的大龄女子在面对爱情时的困难----我们已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容易地被取悦了!
后来,觉醒之后的李静修正了自己太精明、太冷静的“缺点”,试着用一颗比较单纯的心去感受爱情而不是解码爱情,结果在33岁那年遇见了生命中的Mr.Right,有了可爱的女儿,成就了美满的家庭,终究没有让自己毁了自己。
享受“大龄恋爱”
许多过来人都承认,念大学时谈的恋爱是最真挚动人的,因为那时两个人的心都很简单,没有拿着秤砣去较斤较两,只要有了电光石火的感觉就爱上了,不管他或她是不是符合结婚的条件。因此在单纯的心理环境下,只需要感受爱情是否依然炙热,没有太多其他需要考量的因素。
可是当我们一旦步入了所谓的适婚年龄之后,再遇见爱情就不免有“风险评估”的意识出现。我们会计算这场恋爱会不会走向婚姻,值得投入多少?如果失败,我会损失什么?如果成功,我会得到什么?因此,我们常听见适婚年龄女子间最常总结出的潇洒结论是:“如果嫁得不好,干嘛给自己找麻烦?”
用比较冷静理性的态度去面对爱情,并不是一件完全不可以的事,事实上,在若干情况下,这种谨慎的态度确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但是,一旦爱情出现了太多理性的思量,就很难再去体会它细致的甘美以及牵动人心的悸动。而最让人担心的也就是当两人关系出现需要磨合的紧张时,如果没有足够的“疯狂”去支撑、去润滑、去容忍它的话,只凭借着理性思维建构出的感情是很容易浓情转薄、无以为继的。
两性婚姻